上一次读谌旭彬的书是2021年买的纸质版「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利规则」,极其透彻地道破了中国自秦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内儒外法体制。即便是在汉武帝时期,在大儒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一改汉初所倡导的黄老之术,披着周王朝的儒家思想羊皮但骨子里依然是商鞅法家的狼思想。我个人是个实打实的秦迷,最早对中国历史感兴趣也是源于对秦王朝历史的痴迷,先是看了「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对秦史有了扭曲的初识,后来又自己看了「战国策」、「秦制两千年」、「秦迷:重新发现秦始皇」乃至仍旧远未读完的「资治通鉴」,当然我绝不是商鞅法家思想的鼓吹者,以前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

实际上,今天在键盘上突然想写篇读后感是因为我在微信读书上花了18个小时,23天时间把谌旭彬2023年11月的新作「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以下简称「大变局」)读完了。清史向来是最郁闷也最无新鲜感的“近代史”了,从小历史课本灌输给我们的思想钢印即是清政府如何封建腐朽、卖国求荣、闭关锁国、落后挨打。若不是前有「走向共和」这部史诗级剧作的铺垫,我估计我这辈子都不想读这么厚的一本清史。

「大变局」以清朝庚申之变后(1861年)为元年,一直到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清廷灭完,以半编年体半专题的方式每一章即一年,详细描述了清廷在庚申之变后决议改革而又在改革中摇摆最后否定改革直至被未完成的改革革命。

读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清廷的改革史更像是一部极具借鉴意义的“左右史”。庚申之变带来的颜面尽失使得清廷当局当时是有尝试改革的努力的。但改革初期遭遇的传统意识形态束缚,使得改革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变形。即便有以总理衙门大臣奕䜣、地方督抚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为主的坚定改革派为改革、为洋务摇旗呐喊;但就连开设同文馆(翻译局)、派出出国使团都讲究满人优先、根正苗红的血统。而派出去开眼看世界的人选择性向清廷报告:国外水深火热、国内稳中向好、西方的器术均源自东方等自我麻痹意识。而正眼看世界的人则归国被舆论打压,从此政治生涯终结,社会地位跌到谷底,更有出国留学生被勒令提前回国雪藏其一切所学。每一步小小的改革进步都在“左”的思想禁锢下受挫变形。乃至后来中法战争的小胜让“左”又占据了上风,清廷自觉洋务运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老祖宗的东西和中华国力足以抗衡“蛮夷之技”。于是甲午中日战争成了整个洋务运动的分水岭,李鸿章成了大清的裱糊匠,为改革和战争的失败充当了背锅者。甲午战争前夕,慈禧太后对改革成果和中法战争的“小胜”乐观冲昏头脑,执意于自己的六十大寿要高举高打、大搞特搞,全国上下、朝内朝外一年之中全部围绕着这一件事而忙碌,铁路建设可以暂缓、北洋舰队的关键大修可以暂缓。整个政府财政、高官俸禄都用于优先保障太后的生日操办。最终,慈禧的六十美梦被日本军舰的大炮撕毁。即便如此,当时由于信息的闭塞,清廷仍可以通过消息封锁及媒体操控将甲午中日战争渲染成为清廷大败日本的空前胜利。沉醉于洗脑的清廷最终成功对自己洗了脑,对接下来全国兴起的义和团“扶清灭洋”运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妄想民间杂耍能胜过洋枪洋炮。最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逼迫清廷签下了「辛丑条约」,史称庚子之变。

庚子之变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巨额的赔偿(4.5亿两白银)直接拖垮了财政,并通过摊派的方式使得民众负担更加严峻,导致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崩塌;另一方面,它彻底摧毁了国人对清廷合法性的最后信任,社会思潮不再是保大清而是保中华;另外,庚子之变中出现的南方督抚拒绝北上勤王策划“东南互保”使得中央对地方的失控暴露无遗,为日后地方自治直至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

这本书把很多细节串联在一起,我无意一一复述书中的内容。有几点分享下,而这几个点也只能点到即止:

一、面子问题与战狼思想

清廷几十年来一直在纠结洋人来了不行跪拜礼这一面子工程,从1792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请求觐见乾隆皇帝因为不行跪拜礼遭拒,再到1861年咸丰皇帝为了躲避无法强迫外国使臣行跪拜礼的心理尴尬至死都没有回到紫禁城,最后到1873年同治皇帝在总理衙门花了3个月的外交沟通下,最终被迫放弃了行跪拜礼。

另一个例子是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筹办自己六十大典当中和户部的对话:

十几年里我何尝睡过囫囵觉,这才换得个同治中兴!这不是为的江山社稷又是为了什么?就说这万寿庆典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骂我穷奢极欲!谁个知道?我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

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那一带就做得起任!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如果连我的生日都办寒碜了,不但我的面子,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又怎么个体现我中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样一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儿,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些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我看你们是不想懂!也就是说你们做儿子的孝心做臣子的忠心都让野猫子叼去吃了!那好,今儿我也把话撂在这里了,谁让我这个生日过得不舒服,我让他一辈子不舒服!

面子或者说优越感始终是清廷乃至多数清朝民间绕不开的第一性问题。

盲目自信或者说与生俱来的种族优越感,使得清廷统治者大多处于战狼思维主导,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耻的咸丰帝自幼就主张对外强硬,上台后即免去了朝堂内主和派的官员,全面启用主战派对外。但这种强硬并没有实质性的武力基础,咸丰也未曾开眼看过世界;曾经一度主张有限改革的慈禧后来昏了头脑,妄图通过义和团的人肉战对抗洋人的热武器,最终都沉溺于自我洗脑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二、鸦片财政与铁路国有

历史课本只告诉我们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正义性,却没告诉我们清廷并不是全面禁止鸦片,而是通过产业国有化的方式,使得国外的鸦片进口在同国内鸦片种植产业竞争中失去价格竞争力,最终达到鸦片的产业和税收国有化,大面积的鸦片种植和销售成为地方财政中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并支撑着地方经济的运转,中央和地方明知鸦片危害却不能不依赖于鸦片财政解决税收赔款问题。与其说是鸦片财政倒不如是财政鸦片。

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和洋行都向总理衙门建议修建铁路。但清廷从上到下的态度是:应该修,但只能自己修,不能交给洋人修;现在自己没钱修,所以宁可不修,宁可推迟几十年等有钱了再修。外商偷偷修的中国第一段铁路吴淞铁路,修完即遭到当局的拆除。

遑论鸦片和铁路的弊益,清廷对待外部事物的态度基本上可以用:你的东西我不需要,非要的话我必须亲自下场干,决不允许你来干。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三、甲申易枢与光绪之死

1884年,是晚清改革的重要分水岭,以恭亲王奕䜣为主的改革派 – 总理衙门被慈禧集体罢免,史称甲申易枢,清廷进入了慈禧独揽大权的时代,同时意味着历史的天平开始向“左”倾斜,主战派再度成为了朝堂的主流,于是就有了后面的甲午中日战争,再于是就有了甲午之后重新启用恭亲王奕訢的务实之举。

光绪或许是晚清最开明的君主,甲午的失败他并没有把责任归咎于李鸿章领导的北洋海军不力,而是“负国之最,在不自强”。即清朝的失败,不在于改革失败,而是改革力度不够。其极右的思想让慈禧惶恐,作为“爱新觉罗氏江山的忠实守护者”,慈禧担心她死后清廷的正统江山不再。于是,1908年11月14日,慈禧去世的前一天,38年正值壮年的光绪帝也去世了。历史学者普遍认为光绪帝是被慈禧所毒死。盼着熬死慈禧最终亲政将自己的政治抱负付诸实践的光绪,最终没有机会带领大清实现中兴。

四、渐进改革与未有之变局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得清廷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闭关锁国的天朝上国被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贸易全球化所裹挟进入了被动开放的新格局。李鸿章对此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堂大人已经看得很明白,即不管你适不适应,当全球文化政治经济沟通愈发活跃,固步自封就会落后挨打。任剑涛教授曾经有句话叫:融入世界抑或重启天下。当没有能力选择重启天下之时,只能选择融入世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融入。

晚清的改革始于洋务运动,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开端。洋务运动针对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允许官商合营、引入现代股份制、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和人才、扩展产业链上下游等都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清廷在光绪帝的推动下开启了维新变法,试图通过更大尺度的体制变革来推动中国自强,但变法只维持了百日即遭遇失败。再之后,是庚子年后的晚清新政,清政府废科举、设立谘议局,进一步对体制进行改革,但步子迈得太慢,民众对于过于保守的变革已经失去耐心了。这三次改革可称为渐进式改革,一开始是针对生产关系的改革,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时,光改革生产力很难走得通,后面不得不对生产关系进行有限改革,但纠其失败的原因是其改革的实质换汤不换药,并没有涉及到触及灵魂的利益改革,只是疲于应付舆论的嘴上空话。

结语

最后引用书中第五十一章「再次凑齐亡国三要素」的内容:

作为一个典型的秦制政权,清帝国的灭亡也是如此。事实上,在1861年改革启动的那个节点,清帝国已经集齐了三大亡国要素——上一年的“庚申之变”让咸丰皇帝丢了京城,圆明园也被烧成了灰烬,正是“外敌的压迫入侵”;太平军以流民的形态起事,已割据江南多年,正是底层民众脱离了原子化状态;湘军、淮军等团练武装出身的地方督抚开始拥有军权、财权和人事权,是内部开始出现新的利益集团,正是统治基础在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清帝国在1861年启动改革,实质上相当于一个典型的秦制政权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要么致力于消弭亡国三要素重新回归秦制;要么接受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与之共存,因势利导从秦制时代转型至民权时代。遗憾的是,清廷中枢选择了前一条路径。所以这50年里的改革,皆只是在围绕着统治术升级——引进洋人的枪炮、关税系统、铁甲舰队、公司制度、铁路与电报……如此种种,皆止于提升清帝国的统治术,而非变革清帝国的统治模式。于是,在改革的最后十年里,致力于回归秦制的清帝国,再一次集齐了秦制帝国的三大亡国要素。

引申阅读

No Responses So Far

Leave a Reply ↓